脂溢性皮炎 Seborrheic Dermatitis

【脂溢性皮炎】了解症狀、成因及3大治療方法

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,主要影響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,例如頭皮、面部及胸部等。其症狀如頭皮屑、紅斑及痕癢可能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外觀。本文將詳細分析脂溢性皮炎的症狀、成因、3大治療及預防方法,幫助患者有效應對此皮膚病。

Free scalp test 免費頭皮檢測

舒適無壓力嘅免費頭皮檢測!

1分鐘填表登記,回復健康秀髮!

快速閱讀

什麼是脂溢性皮炎?

脂溢性皮炎是一種與皮脂分泌過多及真菌生長相關的皮膚炎症,常見於頭皮,表現為紅斑、油性鱗屑及痕癢,嚴重時可能擴散至面部及身體其他部位。它與頭皮屑有一定關聯,但病因更為複雜,需針對性護理及治療。

脂溢性皮炎有哪些症狀?

脂溢性皮炎的症狀因個人體質和環境因素而異,但通常集中在頭皮、面部及身體的皮脂腺活躍區域。以下為常見症狀的詳細描述,幫助您判斷是否可能患有此病:

頭皮症狀

  • 出現紅斑或輕微腫脹,常伴隨油性或黃色鱗屑,與普通頭皮屑不同,這些鱗屑通常較黏膩且不易脫落。
  • 痕癢感明顯,特別在壓力大或氣候乾燥時加重,可能伴隨輕微灼熱或不適。
  • 嚴重時,頭皮可能出現油脂分泌過多的現象,觸感油膩。

面部症狀

  • 鼻翼、眉毛、額頭及耳後等部位常見紅斑,伴隨油性脫屑或黃色痂皮,影響外觀。
  • 這些區域可能伴有輕微至中度痕癢,部分患者會因抓撓導致皮膚進一步刺激。

身體其他部位

  • 胸部中央、背部或皮膚皺褶處(如腋下)可能出現類似紅斑和脫屑,尤其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下更為明顯。
  • 症狀通常較頭皮和面部輕微,但若不妥善護理,可能擴散至更大範圍。

如何分辨脂溢性皮炎與其他皮膚病?

脂溢性皮炎因其症狀(如頭皮屑、紅斑、痕癢)常與其他皮膚病混淆,導致患者難以自行判斷。以下為脂溢性皮炎與乾癬、濕疹及玫瑰痤瘡的主要區別,幫助您更準確地識別病症並尋求適當治療:

乾癬

  • 特徵:乾癬的鱗屑較厚、乾燥,呈銀白色,常伴有明顯邊界的紅斑,觸感粗糙。症狀多見於頭皮、膝蓋、肘部等部位,且可能影響指甲或關節。
  • 主要分別:脂溢性皮炎的鱗屑較油膩,呈黃色或白色,且主要集中於皮脂腺豐富的區域(如頭皮、鼻翼)。乾癬的症狀範圍更廣,且鱗屑乾燥程度更高。

濕疹

  • 特徵:濕疹的皮膚通常極為乾燥,伴有裂痕、脫屑或滲液,常見於手臂、膝蓋內側等部位,痕癢感強烈。患者可能有過敏史或家族病史。
  • 主要分別:脂溢性皮炎多見於油性皮膚,症狀集中於頭皮、面部等油脂分泌旺盛的區域,鱗屑呈油膩狀,而非濕疹的乾燥脫屑。

玫瑰痤瘡

  • 特徵:玫瑰痤瘡主要影響面部,表現為持續性紅斑、丘疹或膿皰,常見於鼻部、臉頰及下巴,部分患者伴有眼部不適或皮膚灼熱感。
  • 主要區別:脂溢性皮炎的紅斑通常伴有油性鱗屑,而玫瑰痤瘡以丘疹和血管擴張為主,無明顯脫屑。

*由於這些皮膚病的症狀可能重疊,特別在香港潮濕氣候下,頭皮和面部症狀易受環境影響而加劇。若難以自行分辨,建議諮詢專業診斷和針對性治療。

脂溢性皮炎的成因 causes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

為何會引起脂溢性皮炎?了解4大成因

了解脂溢性皮炎的成因有助於針對性地預防和治療:

1. 皮脂分泌過多

油性皮膚人士因皮脂腺分泌旺盛,容易產生過多油脂,為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提供滋養環境。香港的潮濕氣候可能加劇油脂分泌,尤其在夏季,頭皮和面部的油膩感更為明顯,從而增加脂溢性皮炎的風險。

2. 免疫系統反應

部分人士的免疫系統對馬拉色菌或其他刺激物過度敏感,導致皮膚出現炎症反應。這解釋了為何脂溢性皮炎在某些人群中更易發作,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。

3. 環境及生活因素

  • 壓力:長期精神壓力或焦慮可能影響皮膚健康,誘發或加重脂溢性皮炎。
  • 睡眠不足:睡眠質素不佳會削弱皮膚屏障功能,使症狀惡化。
  • 季節變化:香港冬季的乾燥天氣或夏季的高溫高濕,可能刺激頭皮,導致症狀加劇。
  • 遺傳因素:若家族中有脂溢性皮炎或相關皮膚病史,個人發病風險可能較高。

*脂溢性皮炎並非傳染性疾病,與他人接觸(如握手或共用毛巾)不會傳播,患者無需過分擔憂。

4. 馬拉色菌(Malassezia)

馬拉色菌是一種常見於皮膚表面的真菌,通常無害,但當其過度生長時,可能刺激皮膚,引發炎症反應。研究顯示,馬拉色菌與脂溢性皮炎的頭皮屑和紅斑密切相關。保持頭皮清潔可有效控制其生長,詳情可參閱我們的頭皮護理指南。

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法 Seborrheic Dermatitis treatment

脂溢性皮炎的3大治療方法

透過適當的治療和護理,大部分患者能有效控制脂溢性皮炎症狀,改善生活質素。以下為經醫學驗證的治療方法,涵蓋日常護理到專業醫療建議,幫助您管理頭皮及皮膚健康:

1. 抗真菌洗劑

抗真菌洗劑是治療脂溢性皮炎的首選方法,針對馬拉色菌過度生長,減少炎症和皮屑。

  • 酮康唑(Ketoconazole)
    含酮康唑的洗髮水(如Nizoral)能有效抑制馬拉色菌生長,緩解頭皮痕癢和脫屑。建議每週使用1-2次,使用時讓洗劑在頭皮停留3-5分鐘,以確保藥效充分發揮。
  • 硫化硒(Selenium Sulfide)
    硫化硒洗劑(如Selsun)能減少油性皮屑和炎症,適用於頭皮症狀較重者。使用時應均勻塗抹於頭皮,靜置數分鐘後徹底沖洗乾淨。
  • 注意事項:抗真菌洗劑可能對頭髮質感有影響,建議搭配溫和護髮素,避免頭髮乾燥。

*更多頭皮清潔建議,可參閱我們的頭皮護理指南。

2. 日常清潔

保持頭皮和皮膚清潔是控制脂溢性皮炎的關鍵,尤其對油性皮膚人士。

  • 頭皮清潔
    油性頭皮人士建議每日洗頭,使用溫和、不含刺激成分的洗髮水,避免油脂和死皮積聚。香港潮濕的氣候可能加重頭皮油膩,選擇控油洗髮水可提升效果。
  • 面部清潔
    特別注意T字位(額頭、鼻、下巴)和耳後,這些區域易受脂溢性皮炎影響。建議使用溫和潔面產品,避免含酒精或香料的產品,以免刺激皮膚。
  • 頻率與方法:每日清潔1-2次,並用溫水清洗,避免過熱水溫破壞皮膚屏障。

3. 護膚品選擇

選擇適合的護膚品能有效減少脂溢性皮炎的症狀,特別是針對油性皮膚的產品。

  • 溫和產品:選擇無香料、低敏的潔面乳或保濕霜,避免含酒精或強酸性成分的產品,以免加重皮膚刺激。
  • 含水楊酸產品:水楊酸能幫助去除多餘油脂和死皮,減少皮屑形成,適合用於頭皮或面部護理。
  • 硫磺或煤焦油:部分含硫磺或煤焦油的產品可控制油脂分泌,適用於症狀較重的患者,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

總結

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,影響頭皮、面部及身體其他皮脂腺活躍部位。透過日常護理與生活習慣調整,以及適切的護理和治療,大多數患者能有效控制症狀,改善生活質素。

趁早治療脂溢性皮炎不僅有助改善外觀,更能提升自信與舒適度。立即預約免費頭皮檢測,打造健康的頭皮!

脂溢性皮炎常見問題解答

不會,脂溢性皮炎並非傳染性疾病。它由皮脂分泌過多、真菌過度生長及免疫反應等因素引起,與細菌或病毒感染無關,因此不會通過接觸(如握手或共用毛巾)傳播給他人。

普通頭皮屑通常由乾燥或清潔不足引起,鱗屑較乾且易脫落。脂溢性皮炎的頭皮屑則呈油膩狀,常伴隨紅斑和痕癢,且症狀可能擴散至面部或胸部。

會的,香港的潮濕氣候可能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,特別在夏季,頭皮和面部更容易出現油膩和皮屑。建議每日使用溫和洗髮水清潔頭皮,並保持皮膚乾爽。

脂溢性皮炎是一種慢性疾病,通常不會自行痊癒,但透過適當護理(如清潔和抗真菌治療),症狀可得到有效控制。若症狀持續或加重,建議諮詢專業治療建議。

某些食物可能間接影響症狀。例如,油膩或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皮脂分泌,加重症狀。建議增加富含維生素B和鋅的食物(如全穀物、堅果),有助改善皮膚健康。

抗真菌洗劑(如含酮康唑或硫化硒的產品)是治療脂溢性皮炎的有效方法。使用時應讓洗劑在頭皮停留3-5分鐘以發揮藥效,並徹底沖洗乾淨。每週使用1-2次即可,過度使用可能導致頭皮乾燥。

壓力可能削弱免疫系統,誘發或加重脂溢性皮炎,特別在香港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。建議透過運動、冥想或規律作息減壓,幫助減少發作。

瀏覽

聯絡資料

銅鑼灣羅素街38號金朝陽中心一期3005-3006室

尖沙咀加拿芬道2號1樓A室